人工智能与双11

2017-11-13

    仅用了3分钟1秒,阿里巴巴平台上的交易额冲破100亿元人民币,而2016年达到此交易额用时6分58秒。  

逆天的交易额  

    双11过后大家的手还在吗?也许你不知道,在不经意间你正在为又一项世界之最添砖加瓦。据最新统计信息,2017天猫双11全球狂欢节交易额1682亿,3分钟突破100亿,1小时突破550亿,交易创建峰值 32.5 万笔/秒,支付成功峰值 25.6 万笔/秒。此堪称世界互联网史上最大规模的并发流量洪峰。  


最轻松的双11  

    双11前夕,阿里巴巴集团CTO行癫就给阿里两万多位工程师下了一个很新鲜的KPI——“双11晚上,大家的主要任务是喝茶。”我们不禁奇怪,天猫双11既是商业大规模的一次协同,同时也是互联网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流量并发。究竟阿里技术人是如何做到喝着茶创造双11奇迹呢?  


身怀绝技的新同学  

    阿里巴巴天巡是全球唯一的数据中心高精度智能运营机器人。在2017天猫双11核心交易的张北数据中心,这位新来的“同学”帮助数据中心管理人员管理着数十万台服务器,不仅能巡逻安保,还干着数据异常识别的技术活。目前天巡可以接替运维人员30%的工作。  


天巡源自天机  

    天巡的“智力”来自于科学家们研发的智能大脑——阿里巴巴天机,天机包括一系列运行在阿里云上的算法和应用,包括提供在线数据分析的数据存储技术、协调全网的负载均衡技术、异地双活的容灾技术等。凭借强大的云计算能力,天机监管着数据中心近百万台服务器,对每个服务器的数百个数据点进行实时检测采集,能对亿万级的数据点进行秒级检测和故障定位,并根据使用情况绘制服务器生命周期曲线,实现对服务器故障的提前预判能力。  


人工智能不仅仅于此  
机器智能推荐系统,生成个性化页面,实现人见人爱的“千人千面”;  
鲁班AI设计师,自动生成多样广告图,每秒制作8000张双11海报,没有一张雷同;  
阿里小蜜机器人,承担海量客服咨询量,带来传统服务行业模式的变化与体验提升;  

阿里图像技术,让机器识图,双11当天拍立淘成为消费者买买买的便捷方式;  


人工智能逐渐成为主流  
    不难发现今年的双11人工智能发出了很大的声音,这将成为将来的趋势。国家邮政局预计,今年“双11”期间,全行业将产生超过10亿件包裹,不仅从人员、运输工具、物流设备到场地做足准备,搬运机器人、智慧仓、自动化分拣设备等物流高科技的投入也将全面促进物流服务新升级。  
其实不仅是双11,我们日常的很多生活都已经被人工智能所改变。  

    阿里的城市大脑将交通、能源、供水等基础设施全部数据化,将散落在城市各个角落的数据进行汇聚,再通过超强地分析、超大规模地计算,实现对整个城市的全局实时分析。在杭州萧山试点中,城市大脑通过对地图数据、摄像头数据进行智能分析,从而智能地调节红绿灯,成功将车辆通行速度最高提升了11%,大大改善了出行体验。  


    谷歌旗下波士顿动力公司把足+轮式的能力直接拔升到了一个闻所未闻的高度,这款1.9米,体重约150公斤,像人类一样用双腿直立行走。它主要用来协助救援工作,但经过编程后,它有能力穿越崎岖地形及操作电力设备,可组成未来的“机械步兵团”。  

    百度宣布:将与北汽联手,在2019年前后实现L3级别自动驾驶车辆量产,2021年前后实现L4级别自动驾驶车辆量产。这也就是说,2年后,咱们就要坐上百度造的无人驾驶车了。  

    今后的车窗前只有诗和远方。